心梗、脑梗是怎么发生的?

2020-03-09

1.导致心梗、脑梗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的原因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形成。

2.简单地讲,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就是动脉粥样斑块形成。斑块越来越大,就会使供应心脏和脑的动脉血管变得狭窄,于是导致心脏和脑缺血缺氧。如果斑块突然破裂,就会因为血液中的血小板迅速聚集而形成血栓,将血管完全闭塞,使动脉血流中断,相应区域的心肌组织或脑组织就会因为缺血缺氧而坏死,这就发生了心梗或脑梗。由此可见,发生心梗或脑梗最基本的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3.为什么会发生动脉粥样斑块呢?简单地讲,动脉粥样斑块就是血液中的胆固醇进入血管内皮下并越积越多,最后形成了斑块。每个人血液中都有胆固醇,为什么有人会形成斑块、有人却没有呢?能否形成斑块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胆固醇水平越高、形成斑块的原料越多,就越容易发生斑块;二是动脉血管内皮的完整性。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血管内皮非常光滑并且严密,胆固醇很难进入。但多种因素可以使血管内皮变得不完整,胆固醇就会乘机而入,导致斑块形成。可以破坏血管内皮的常见因素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高龄等。

 4.既然动脉斑块的形成与上述两方面因素有关,预防斑块也就应从这两方面入手。首先,要避免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控制饮食、改善饮食结构、增加运动、控制体重、不酗酒是避免胆固醇过高的有效措施。其次,就是要避免损伤血管内皮的因素,例如预防高血压和糖尿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