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气温变化、季节交替时,感冒就开始高发,尤其是冬春季。
感冒是一种自身免疫功能降低和外界致病力量过强共同作用导致的疾病。通常在感冒前会有一些引起自身抵抗力下降的诱因,如失眠、疲劳、受寒等,此时致病的微生物就会趁虚而入,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感冒就发生了。
感冒,常分为两种类型: 普通感冒 流行性感冒 合理选择感冒药 感冒是个再普通不过的疾病了,大多数人一年中可能都会感冒几次,但感冒引起的不适症状,确实会影响到大家的身体状态。而普通感冒无特效药物,以对症治疗、缓解症状为主。今天就教大家一些关于如何正确使用感冒药的方法,避免您陷入一些误区和“陷阱”。 感冒常用药有: 解热镇痛: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如扑热息痛、泰诺林等。 减少鼻炎充血和分泌物: 含麻黄碱等成分的制剂,如白加黑、新康泰克等。 缓解打喷嚏、流鼻涕: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过敏制剂。 镇咳:如果是干咳,选择中枢性镇咳药,如氢溴酸右美沙芬片。 祛痰:氨溴索等。 缓解咽部不适:如含片。 服用感冒药的注意事项: ● 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不要重复服用 感冒时可以选择 2-3 种不同作用机理的单一制剂联合用药。 而为了方便,有多种症状时,可以选择复方制剂。复方感冒药是指含有止咳、解热镇痛、减轻鼻充血、抗过敏等两种和以上成分的复方药,如氨酚黄那敏、酚麻美敏、氨麻笨美等。复方感冒药中的成分都很类似,可以选择其中一种。 复方感冒药中如已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就不要再额外服用类似的退热药(如扑热息痛、泰诺林)了,以免加大服药剂量,引发肝损伤,甚至肝衰竭。 ● 不能光止咳 咳嗽有痰时,一般建议以化痰为主,咳嗽本身会促进痰液的排出,所以最好不要服用止咳药。 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重型肺炎患者应慎用含有右美沙芬的感冒药,这种中枢性镇咳药会影响痰液的排出,加重病情。 ● 这两种药不能同服 对乙酰氨基酚遇到蜂蜜,会产生一种复合物,降低药效,一般止咳糖浆类中成药都会添加蜂蜜,所以用药前请详看药品说明书中的成分,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制剂不能与含有蜂蜜的药物同服,要间隔1-2小时;或者饭前30分钟服用止咳糖浆,饭后30分钟再服用解热镇痛药。 ● 喝止咳糖浆、含含片,5分钟内别喝水 止咳糖浆、含片一般是局部用药,需要维持局部药物的高浓度。如果吃完药后马上喝水,会把咽部药物的有效成分冲掉,降低药效。一般建议最好在服药半小时后再喝水或吃饭。 ● 吃了感冒药后别开车 大部分感冒药当中都添加了抗过敏成分,这种成分能麻痹我们的中枢神经,让我们的大脑“打瞌睡”。 所以在开车或需要进行危险操作(如高空作业、操纵机械等)时尽量不要使用含抗过敏的感冒药,以免精力无法集中,一不留神发生意外。而白加黑中的白片就是去掉了抗过敏成分,可以服用。 ● 吃感冒药后不宜立即运动 吃感冒药后立即运动,易引发心脏问题,增大运动时猝死的风险。 ● 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患者需注意 伪麻黄碱,能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血糖增高,用药前建议咨询医生。 对乙酰氨基酚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对胃黏膜有刺激作用,一般建议饭后服用解热镇痛药,或者用药前咨询医生,必要时辅助服用胃黏膜保护剂。 ● 关于流行性感冒 奥司他韦是抗病毒药物,也是处方药,流感时,应该由医师根据患者的病情开具药物进行治疗。 抵抗流感的最好方法是做好预防,提前接种流感疫苗。 ● 中成药能治感冒吗? 如果您西药过敏或因其他原因需要服用中成药治疗感冒的话,需要辨证施治: 风寒型感冒:冬季多发,发热轻,头痛,无汗,鼻塞流涕,咽痒咳嗽,痰清稀色白,四肢酸痛。可服用含有麻黄、桂枝、防风、苏叶的配方药。如感冒清热冲剂、风寒感冒颗粒、通宣理肺丸等。 风热型感冒:春季多发,发热重,头痛,有汗,咳嗽,痰粘或黄,口渴,咽干且痛,小便短赤。可服用含有银翘、桑叶、菊花成分的配方药。如银翘片、板蓝根、双黄连口服液、莲花清瘟等。 ● 维生素C能治感冒吗? 维生素C作为一种水溶性维生素,没有直接杀病毒的作用。维生素C有还原作用,可以将摄入的蛋白质中的胱氨酸还原成半胱氨酸,参与抗体的合成。所以平时合理补充维生素C可以提高免疫力,但是已经感冒,只想通过维生素C来治疗感冒,这不太可行。 ● 要不要吃抗生素? 普通感冒是病毒感染,而抗生素是对抗细菌感染的,只有在就医明确是合并细菌感染时才需要服用抗生素。 最后,合适的休息、忌烟、多饮水(每天2000ml-2500ml)、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这些方法也可以让感冒好的快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