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是否得了高血压?

2020-04-15


患者A

医生,我没有高血压,我不头晕,不用测量!

患者B

医生,我怎么会得高血压呢?我没有任何不舒服啊。


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人(医生、医学生除外)通常都会以有无相关症状来判断自己是否得了某一种疾病,尤其是高血压。


而作为一名医生,会经常在诊室里听到上面的描述,也有些无奈。今天就让我们来说道说道,该如何知道自己是否得了高血压。



什么是血压?

心脏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称为血压。


收缩压(也称为高压)

是心脏收缩时,向血管充血,对管壁的压力。

舒张压(也称为低压)

是心脏舒张时,血管回弹,动脉血管的压力。



正常血压与高血压

我们经常有的一个疑惑就是:到底血压在什么范围才是正常的呢?
这里有一个分级标准,欢迎大家对号入座,但是需注意的是 --- 测量血压,应该是在未服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上肢血压,而取的平均值。偶尔测量一次的高与低,不做数。有条件者,建议做24小时的动态血压监测,以了解血压水平。
级    别
收缩压mmHg

舒张压
mmHg
正常血压
<120
<80
正常高值
120-139
和/或
80-89
高血压
≥140
和/或
≥90
1级(轻度)
140-159
和/或
90-99
2级(中度)
160-179
和/或
100-109
3级(重度)
≥180
和/或
≥11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90



脉压:

是收缩压与舒张压的差值,正常为30-40mmHg,脉压增大(>50mmHg)是动脉硬化的一个指标,有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如何判断是否得了高血压?

为啥高血压平时没感觉,一去测量才发现是高血压呢?这是因为人体有自我调节能力,血压的升高也非一朝一夕,在缓慢的病情发展过程中,身体会慢慢适应血压逐渐升高的状态,所以大多数高血压患者通常无症状,常在体检或者偶尔测量血压时,或者身体不舒服就医检查时,或者血压波动比较明显时才被发现,故高血压也称为“沉默杀手”。而高血压的表现也多种多样,并无特异性,常见头晕、头痛等,但不一定与血压水平相关,也能自行缓解;亦可出现视力模糊、鼻出血、耳鸣、胸闷、失眠、肢体无力、夜尿增多等症。
因此,判断血压是否正常的准确方法是—用血压计测量!用血压计测量!用血压计测量!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并不是凭自我的感觉哦!



测量血压也有讲究

如果血压测量方法不对,会影响对血压的判断,尤其是在家里测量时,以电子血压计为例:


  • 测量前30分钟内不要喝咖啡,不要饮酒,不剧烈运动,心绪平稳,排空膀胱。

  • 测量前安静休息5分钟以上,环境安静舒适。

  • 测量时取坐位,裸露上臂,袖带绑缚于上臂,用手摸肘部,在肘窝偏内侧一点触及到肱动脉搏动。将袖带充气囊的中心位置放到肱动脉上,袖带高度要与心脏在同一水平线,袖带松紧程度以袖带和胳膊之间可以插进一到两根手指头最合适。按下“开始”键。测量时安静,不讲话。

  • 若第一遍血压较高,建议休息1分钟后,重复测量,测量2-3次,取后两次的平均值。

  • 两臂间(左侧和右侧)血压差异5-10mmHg,为正常,以血压高的那一侧为准。



为啥有些人平时血压正常,

而一去体检,血压就高呢?

  • 血压在24小时内是不断变化的。随早晨觉醒起床而上升,日间持续处于较高状态;睡眠数小时内血压明显下降,凌晨1-3点为最低谷。

  • 影响血压的因素也较多,比如季节和环境的温度变化会使血压波动,冬季时血压要比夏季高些。血压也会因运动、排泄、兴奋、紧张、愤怒等情绪变化而升高。有一些人,到医院体检或看病会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而引起血压升高,但在离开这个环境后血压就恢复正常,这叫“白大衣高血压”,不用担心,问题不大。

  • 而有些人就诊时血压不高,而在家里或者24小时动态血压高,这叫“隐蔽性高血压”,很难被发现,常常被忽略,一般等到发病时才被检测到,需要引起注意。


小帖士

高血压,因其是隐匿发病,故建议血压正常的成年人每2年至少测量一次血压。有条件者,如公司单位组织的体检,最好是每年监测一次。如果您到目前为止仍未测量过血压或者不了解自己的血压水平,建议您尽早评估(诊所、社区、医院等)。